如何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强能力健机制?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2024-03-11 14:32:01;阅读量:;作者:文刀斗禾;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如何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强能力健机制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去年,京津冀以及东北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甘肃积石山突发6.2级地震等自然灾害牵动人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受灾群众十分牵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通力 协作,共同构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聚焦灾害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持续增加、风险防范压力进一步凸显的现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范应对”。如何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强能力、健机制?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2023年汛期,台风“杜苏芮”强势北上,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京津冀以及东北地区遭遇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相关中央部委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要求,第一时间到灾区调研指导,给予保定极大支持。”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保定市路电水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受灾学生全部按时开学返校,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复市,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城乡环境焕然一新。215个重大水利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干部群众克服灾情影响、加快发展步伐,在受灾之年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去年东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导致黑龙江省尚志市新兴村的300多亩农田被淹、20多公里农田路被冲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兴村第一时间展开了恢复重建工作,仅一周左右时间,村里的损毁道路、堤防、农田路等全部修复完成,新建的朝鲜族民俗旅游风情园也恢复运营。“今天修10米,明天修20米,不等不靠,竭尽所能。”全国人大代表,新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东浩说。去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支援,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州州长何东介绍,在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倾力相助下,全州奋力打好抢险救援、转移安置、保通保畅、板房筹建、秩序恢复“五场硬仗”,目前正在有力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很多人帮助积石山抢险救灾,参与运送物资、搭建板房等各项工作中。有些人就在车上过夜,无怨无悔。没有大家的关心、帮助、支持,积石山就无法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抢险救灾工作。”何东说。去年夏天,我国多地遭受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灾害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全面部署。国务院提出增发1万亿元国债,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相应调整2023年中央财政预算。“增发国债项目建设对我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整体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闫继红说,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增发国债项目,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努力实现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赢”。临夏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高原山地地形,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全州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34处。地震造成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情况加剧,并造成多处新增隐患点。“次生灾害隐患多为积石山县恢复重建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何东表示,对于这些风险隐患,该州持续加强监测,提升应急能力,确保不发生大的次生灾害。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看来,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统筹气象监测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整合现有气象监测设施,优化和完善站网监测布局,提升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共享气象数据资源,提高气象监测设施的社会效益势在必行。“提高城市硬件安全性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应对各类风险冲击能力。”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说,对公路、桥梁、管道等基础设施增容、提高风险防范的标准就是其中的具体事项。民建中央向今年全国两会提交提案,建议继续提高工程性缺水地区蓄水能力,多措并举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增强突发水安全事件应对能力;夯实水旱灾害全链条管理,实施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对涉及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重要防洪城市的重点河段,适时进行提标建设;加快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及实施除险加固,继续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提升防范防治山洪灾害能力。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坚持用制度思维发现问题,以制度创新解决问题,以制度刚性落实责任,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紧抓通力协作这一重点,郑永光表示,要从法律层面明确各单位在气象探测设施建设及数据共享方面职责,建气象探测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各部门各行业气象探测资源共谋共建共享共用。同时,建立气象探测统筹发展协调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及其监管和指导职责,从建站、设备造型、数据传输、数据汇交等各方面督促相关共建部门履行好职责。“完善城市气候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研究制定极端天气气候应对和巨灾情景专项应急预案,重点编制多种气候驱动因子和灾害交织发生的复合型极端事件应急预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认为,要因地制宜对基层应急预案进行简化实化,强化预案定期评估、应急演练和动态更新,提高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实战性。郭媛媛表示,搭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打破部门之间、部门与社会团体、个人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以更好地形成上下联动、互联互通的协同效应。她建议,要建立常态化社会联动机制,确保平急两用信息交流和数据要素流动通畅。“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防灾减灾救灾协同联动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认为,要统筹考虑区域性重大应急设施配置、应急物资储备及重要保障空间布局,统一制定灾害防控政策,统一调配应急保障资源。针对灾害发生后,在建工地应对不力导致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认为,必须从制度层面明确在建工地防灾减灾工作监管部门及其职责,健全工程建设单位防灾减灾体系和监测预警机制。